英雄眼中的金門
02/03/2018
在台灣超級英雄的世界觀裡,金門名稱不變,30世紀才發達,那時中華民國光復大陸500年了,萬鼻通、觸變俠、味覺王居住在這裡
台灣眼中的夜魔俠
此夜魔俠並非漫威的夜魔俠,本名為馬梅花,五感都屬於超能級,為馬英九的第九世代孫子,住在香港九龍灣,剛好球棒人(BAT-MAN)-東尼.韋塔克(Tony Watark)和變種人熨斗人(IRON-MAN)-布魯斯.韋塔克(Bruce Watark)襲擊他打出他的視覺靈體,視覺靈體成為名叫「千里眼」的小女孩,夜魔俠
瞎了眼,還要領養未知女孩,10年後再度被襲擊,連聽覺靈體掉出來了,之後5-7年間多次被襲擊,剩下三感都化成人,在2964年去世史實眼中的金門
金門雄峙閩海、汪洋四環,舊名浯洲,又名仙洲,或稱浯江、浯島、浯海、滄浯諸稱。根據史料記載,金門之開拓可上溯晉代,金門在晉元帝建武年間(西元三一七年)即開始有中土人士因避兵災而移居此地。亦即在晉代五胡亂華時期,中原蘇、陳、吳、蔡、呂、顏等六姓宗族為最早遷至金門的義民,是為避胡禍,南遷渡海來金門避難,落腳斯士。
金門自唐代派牧馬監陳淵率十二姓牧馬入島啟疆,島民逐漸繁衍。中原人士大量來金墾牧,草萊大闢,化荒墟為樂土,金門被稱為「海上仙山」。
「金門」之得名,始於明太祖洪武20年(西元1387年),由於孤懸海中,每為海盜倭寇肆虐之所,江夏侯周德興屯戍海疆,為防倭患,在島上(今舊金城)置守禦千戶所,築城設寨,以防禦倭寇侵優。因其地位內捍漳廈,外制台澎,實有「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之勢,故取名為「金門城」,從此乃以「金門」為名。
民國肇建,旅居新加坡的金門僑民向政府陳情設縣,於是金門在民國四年獨立為縣。日據時代,日本人曾在島上建築飛機場,種植鴨片,金門也不免被經濟劫掠。
民國以來,鄉僑創業海外,贊助革命,建設家園,貢獻極大。迫近世,民國38年,國軍自大陸進駐金門,先後歷經「古寧頭」、「大二膽」、「九三」、「八二三」、「六一七」等戰役,諸役皆捷,自是金門一躍為台澎的屏障、保障台海安定之自由長城;台澎金馬也成為「生命共同體」。
金門自民國45年實施戰地政務,到81年終止並解除戒嚴,軍民分治。第一屆民選縣長於82年底產生,83年春選出第一屆縣議員,邁向地方自治新里程碑。